馬遠風格轉化

馬遠AI風格轉化
年份:2018
技法:Neural Style Transfer
關鍵字:馬遠十二水圖卷、皴法、海島意象

馬遠(1190年-1279年),字遙父,號欽山,南宋畫院待詔。不論構圖、筆法或是意境等方面皆獨樹一幟,不受限於北宋以來建立的書畫傳統,創立了「水墨蒼勁」一派的風格。畫水之著名作品有《十二水圖》卷與《畫水二十景》卷,運用不同線條鉤寫、間以渲染,偶參以想像,將水紋的各種姿態 展現的淋漓盡致,獨樹水法之大成。馬遠的山水畫另有一特徵,即邊角式的構圖。於寥寥一角之處由小現大,一掃過去重巒疊嶂、雲煙滿紙、氣勢恢弘的山水畫法,也脫離北宋時的全景式構圖,使景物變得簡潔,主體鮮明突出,而意境卻依舊完整,其「言有盡而意無窮」的境界飽富詩意的抒情效果,致有「馬一角」的稱號。

前導作品:「海島寫生」

「海港的一角,是每個人記憶中的一角。」生活無意識地與海融合在一起,時常就這樣忽略了它的美。

作品介紹:前導作品結合實景拍攝,結合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風格轉換技術,將能代表海港記憶的實景抽離,置換成中國山水畫家所描繪的細膩水紋,讓視覺遠離我們既有的記憶,透過轉換而開啟對這片海景的重新感受。實景作為一個「外在世界」,而藝術作品中的情感作為「內在世界」,兩者相互切換連結 ,共建出「轉譯了深層內在的視覺感受」,即作品與觀者、海島與中原、古人與我們共享的一份對水的情迷。

技術介紹:源自於學者Gatys et al.(2015)發表的論文〈A neural algorithm of artistic style〉 透過對素材畫作進行深度學習,創建資料庫並訓練後產生出一種風格模型,再以此模型來轉換紀實影片之風格。本段作品從馬遠所繪之水景中選出六種不同的水紋描繪筆法,來對六段我們錄製的台灣海港實景,進行動態的風格轉換。如同想像八百多年前山水文人畫家馬遠,穿越時間、離開內陸,來到了今日的海島,感受並描繪一片海洋,讓不同時空切片裡中對海的記憶,產生一段相異而共通的會心對話。

此專案源於2018故宮X交大新媒體藝術展,計畫成員分別來自文學、藝術、設計、電機等跨領域背景的楊育姍、郭芷廷、張喆、許宜蓁、李晉嘉、郭采瑀、黃于芬、黃雪蓓,風格轉化技術由張喆研發,並由張喆與李晉嘉共同設計此前導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