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位新三遠

宋代郭熙《林泉高致集》提出三遠法──自山下而仰山巔,謂之高遠;自山前而窺山後,謂之深遠;自近山而望遠山,謂之平遠──,構圖佈局重視山川磅礴。之後,韓拙《山水純全集》提出水景三遠──有近岸廣水,曠闊遙山者,謂之闊遠;有煙霧暝漠,野水隔而髣彿不見者,謂之迷遠;景物至絕而微茫縹緲者,謂之幽遠──,著重偏安江南後的迷濛煙雨風情,擅長於氛圍營造,也展現南宋文人對於水的觀察及意境詩意。

仿山水系列參照宋代畫論,不斷探問數位生成藝術相較於傳統水墨山水畫特性,萃取電腦模擬與程序化生成具有動態演變(時間性)及視角相依(由觀者互動重新定義畫布空間)二項特性,意圖以演算思維建構數位山水觀,並具體實踐於《最古老的風景》、《歧異的風景》、《注定風景》。歷經專注內斂且沈澱摸索,最後立基於電腦圖學理論,提煉出微結構、量體、時間因子,進而提出數位新三遠美學論述──微觀分子運動,謂之微遠;光線在水或大氣介質中的散射及衰減,謂之散遠;時間記憶的朦朧模糊,謂之久遠──。

數位新三遠 特徵 實踐技法 韓拙三遠
微遠 微結構 Microfacet-based BRDF, Subsurface scattering, Fresnel 闊遠
散遠 量體感 Volume rendering, Volumetric density fields 迷遠
久遠 時間性 Iterated framebuffer blending, Timelapse averaging 幽遠

[1]北宋 郭熙 《林泉高致集·山水訓》
[2]南宋 韓拙 《山水純全集》清乾隆間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,國立故宮博物院藏。
[3]數位新三遠之實踐,微遠可見於《最古老的風景》藍眼淚、金鳳凰二景、《注定風景》冰山、黑山二景;散遠可見於《歧異的風景》鬱金一景;久遠可見於《最古老的風景》黑岩與太初。